法律援助署成立五十年,一直与香港社会同步成长,努力不懈地不断改善服务,培养人才来配合不同需要,以市民福祉为目标,捍卫法治为己任,以法为据,以人为本。

一连六集半小时的电视节目《法援之道》,由香港电台,法律援助署联合製作,诉说六个有关法律援助的故事。由刑事到民事,工伤索偿到子女管养权诉讼,不论案件的性质,只要通过法援的申请审批,法援署在受理个案後,定必全力以赴去支援,确保受助人能够寻求公义及得到公平的审讯。回看法援署走过的道路,当中的人和事,正是回顾香港社会走过的足迹。

20/6/2021起逢星期日晚上九时半於港台电视31播出。

香港电台网站 tv.rthk.hk 及手机应用程式 RTHK Screen 同步直播。

节目播出後,可於tv.rthk.hk、RTHK Screen、RTHK 香港电台 YouTube及RTHK Podcast https://podcast.rthk.hk 重温。

法援之道预告片
第一集:孤岛上的人
播放日期: 20/6/2021(日) 晚上9:30
受访者: 黄伯 法援受助人
陈道洁 助理首席法律援助律师
陈嘉慧 外委律师
John McNamara 外委大律师
节目重温: https://www.rthk.hk/tv/dtt31/programme/legalaid/episode/751969
剧情简介: 八十多岁的黄伯,大半生人劳碌工作,照顾家庭。2015年,太太中风以致半身瘫痪,黄伯长时间独力照顾太太,感到孤立无援,最终不忍她受病魔折磨,竟亲手结束了太太的生命。一个社会悲剧的主人翁,愿意接受法律制裁,但面对的是谋杀的严重控罪,究竟案件的證据够不够全面?黄伯需要接受法庭审判,但依然有出庭抗辩的权利,在被告人缺乏法律知识的情况下,法律援助制度,如何能协助他得到最公平审讯的机会?
第二集:出路
播放日期: 27/6/2021(日) 晚上9:30
受访者: 许文丽 法律援助律师
梁洁 (Catherine) 法援受助人
梁蓉 梁洁妹妹
郑冠宙 外委律师
陈道洁 助理首席法律援助律师
黄巧儿 梁洁姨甥女
节目重温:
剧情简介: 法律援助律师许文丽回想自己在私人律师行见习时,曾协助律师处理过一宗法援个案。事主梁洁 Catherine在内地公幹受伤导致全身瘫痪,但保险公司迟迟未有回覆会否赔偿,她唯有向法援署求助。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,Catherine与外委律师共同面对挑战,从中体会法援署对香港市民的意义。
第三集:召唤公义
播放日期: 4/7/2021(日) 晚上9:30
受访者: 黄嘉纯 律师
严元浩 律师 / 前法律草拟专员
邝宝昌 法律援助署署长
莊因东 法律援助署副署长
刘嘉骏 高级法律援助律师
郭婉琳 外委律师
刘仲文 外委大律师
节目重温:
剧情简介: 法援署成立至今,一直致力确保有合理理据提出诉讼或抗辩的人士,不会因为欠缺经济能力,而无法透过法律寻求公义。这项为社会基层人士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制度,究竟是从何而来呢?由第一代的法援专业人士的访谈为序幕,讲述法援署成立之初,如何为工厂突然倒闭的工人和被终止租约的笼屋住户追讨赔偿。再尝试从旧档案中 ,解开越南船民亦能获得法援的因由。
第四集:工伤有偿
播放日期: 11/7/2021(日) 晚上9:30
受访者: 麦先生 法援受助人
林少球 外委律师
谭瑞明 前法援署高级一等律政书记
王耀辉 法援署助理署长(政策及发展)
节目重温:
剧情简介: 香港僱员补偿相关法例始於1953年,虽然其後曾不断修订保障的範围,然而时至今日仍不时有工伤僱员未能取得补偿。回收工人麦先生的个案展示,僱主在没有购买有效保险的情况下,工伤僱员透过法援向僱员补偿援助基金寻求援助的途径。
另外,要得到僱员补偿,先要确立僱主僱员关係,外判工或自僱者可能并不被界定在有关保障範围之内,而僱主僱员关係亦往往成为争议点。冷气技工潘先生,在法援协助下,上诉至终审法院并获得胜诉,他的个案成为案例,为僱主僱员的定义立下指引。
第五集:劳动有价
播放日期: 18/7/2021(日) 晚上9:30
受访者: 曾宪国 前亚视员工关注组召集人/法援受助人
李自强 法援署助理署长(诉讼)
Linda (化名) 前西北航运机舱服务员/法援受助人
翟美诗 法律援助律师
Wing 前亚视员工
林伟康 检查员/ 国际运输工人联盟(香港办事处)
节目重温:
剧情简介: 一般情况欠薪事宜由劳工处处理,但遇上一些複杂情况,须得法援署介入方能保障僱员权益。以亚视欠薪及西北航运停航拖欠薪金为个案,显示不同情况下法援如何帮助工友追讨欠薪。
第六集:家事法理情
播放日期: 8/8/2021(日) 晚上9:30
受访者: Edwige 法援受助人
Dicky 法援受助人
严元浩 律师/ 前法律草拟专员
陈道洁 助理首席法律援助律师
卞蓉琤 法律援助律师
张凯傑 律政书记
节目重温:
剧情简介: 当家庭发生纠纷,甚至需要在法律层面解决,当中要处理的难题,可能比其他案件更複杂。法援署在七十年代成立初期,已开始处理有关家事诉讼的个案,当中经常牵涉离婚、赡养费及子女管养权争拗等非常複杂的情况。一位由非洲来港落地生根的女士,另一位曾误入歧途的爸爸,分别因为与配偶离异及争取子女的管养权,寻求法律援助。如何能够在法律上情理兼备地为受助人提供协助,是法援署家事律师团队的一大挑战。